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政府采购一处处长于立影
“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在采购活动全流程中具有承上(预算管理)启下(采购执行)的重要作用,是加强政府采购源头管理的重要内容,是执行政府采购预算、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功能、落实公平竞争交易规则的重要抓手。”2024年2月29日,由政府采购信息报联合政府采购信息网举办的19届政府采购集采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在下午的高校政府采购座谈会上,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政府采购一处处长于立影分享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的思考和建议。
于立影认为,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为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能提供更为便捷的路径,为采购人省去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成本,在预算一体化背景下,结合成交信息还可以更好为预算精准化做基础支撑。
目前,财政部已经出台了商品包装、快递包装、绿色数据中心、操作系统、数据库、通用服务器、工作站、便携式计算机、台式计算机等政府采购需求标准;部分省、市财政部门针对电梯、空调等货物,法律咨询服务、法律诉讼服务等服务面向社会征求了政府采购需求标准的意见。教育部将这些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在教育系统进行了推广,同时也反馈了一些优化意见,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加强”措施推进需求管理落地落实
教育系统作为全国政府采购的“大户”,采购对象纷繁复杂、品目繁多,科研工作对采购需求的特殊性要求决定了在教育系统开展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建设并非易事。
2021年5月财政部发布了《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办法》,教育部要求各高校创新举措进行落实。加强采购人负责确定采购需求的观念;加强采购需求调查的方法创新;加强采购需求应当完整、明确、合规的要求;加强采购需求论证和社会参与。通过“四加强”措施推进政府采购需求管理落地落实。
于立影介绍,实践中有部分高校创新出了行之有效的做法。如中国人民大学,就对财政部新出台的7类需求标准进行了细化,制作相关模板,通过推动采购需求标准化,加强采购需求管理;陕西师范大学在2021年7月就发布了关于在政府采购项目中启用《市场调查、需求调查》《采购需求(货物服务)》《采购实施计划》表单的通知,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包括市场调研、需求调查、需求论证、需求审查)的准标准化体系。教育部也将陕西师大的表单和流程在全系统进行了宣传和推广,供系统内各单位在政府采购工作中参考使用。
构建统一的政府采购需求大数据云平台
高校作为教育系统采购的核心力量,为实现高校间政府采购需求、同类项目历史成交情况等信息有效共享,助力高校政府采购需求信息及成交信息相互借鉴、协同链式发力,教育部目前已着手策划构建统一的政府采购需求大数据云平台。以大数据为支撑,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方式、标准的API开发接口、开放的数据库物理设计模型图和数据字典、字段化的数据信息,逐步实现从需求发起、需求调查、供应商响应、需求论证、需求确定、需求审查、需求发布、需求统计等全流程业务信息统一至大数据云平台汇聚。提升教育系统政府采购需求信息数据的专业性、准确性、活跃性、公开性和有效应用性,为下一步挖掘、分析、制定统一的适用于高校、有特色的分类政府采购需求标准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建设永远在路上,需要全国上下、多部门联合发力。于立影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将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建设与国家标准建设拉通对齐,通过分类建设,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五个层面不断优化迭代,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最终确定国家标准,从机制体制上有效促进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建设,久久为功。二是在建设过程中鼓励倡导以项目制形式推进标准建设,不同层级主体通过项目立项方式或者投标竞争方式确定要建设的标准和建设单位,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从主动性上有效促进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建设,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三是建立全国统一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平台,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均在统一平台开展建设工作,数据汇聚、信息共享,有效避免重复建设,实现版本快速升级,从技术层面促进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建设。(柏玲/整理)